材料创新是制鞋产业技术突破的基础,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功能性、舒适性和附加值。日前,国内鞋材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晋江,举办第七届鞋材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通过整合多专业技术力量、联动多领域创新主体,凝聚“产学研用”全链条智慧,共同推动鞋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当天,活动以“创新驱动 合作共赢 稳步迈向世界一流”为主题,围绕“材料科学突破”“智能制造赋能”“绿色低碳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鞋材领域专家纷纷带来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赵玲在超临界流体发泡聚合物方面已有20多年的研究沉淀,这次就现场分享了《超临界流体发泡弹性体关键技术》的最新成果。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赵玲:我是觉得这个技术,包括我们对这个过程相关的一些认识,只有跟大家不断地交流,不断地合作,才能让它更有价值,然后让这技术做得更好,产品也做得更好。
近年来,超临界发泡技术在国内快速发展,成为重塑鞋材性能的关键技术。赵玲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聚合物材料的轻量化技术”目前已实现产业化,并与不少企业开展合作,其中不乏晋江企业。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赵玲:不限于弹性体,还有别的聚合物材料,包括在探索一些比较前沿的工艺,我觉得晋江的企业这方面的意识真的是非常强。事业做大,做得更好,其实是需要有这样的企业家,他愿意在研发上投入的。
会场内,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理论和技术突破;会场外,行业企业则带来各自的产业实践成果,现场摆摊设点交流互动。来自山东的梅德业橡胶公司这次重点展示的世界首创“奇临”系列柔性材料,不仅抗收缩、高回弹、防黏模,还亲肤和止滑,是鞋材生产和配方调整的好帮手。此次除了接受行业专家的点评,还希望借助研讨会推广这个创新产品,与鞋业头部企业开展合作。
山东梅德业橡胶公司研发总监 刘孝阳:我们这个材料更适合做鞋材,更柔软,然后它的使用面也会更广。我们现在已经进入李宁的体系,然后再去与 361°、安踏做进一步合作,也想借助这次机会把我们的需求沟通得更详细一些。
一双鞋子的品质优劣、性能稳定以及穿着舒适度如何,鞋材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也是相关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研发创新的核心。作为中国鞋都,晋江鞋材企业聚集,在家门口举办的行业专业研讨会吸引了我市不少企业代表参加对接交流。
康茂鞋材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 熊光平:创新直接牵涉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怎么应用到我们这个鞋材领域上面去?这个是至关重要的。听到这些会议上的重量级嘉宾给我们指正很多思路,让我们进一步去想到,下一步我们企业、我们鞋材该怎么去做,怎么走到前沿技术上面去。
从材料性能的极致优化到绿色工艺的迭代升级,从智能生产的场景落地到全球市场的需求响应,鞋材产业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产学研用”各方的深度碰撞与紧密联动。据了解,鞋材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由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热塑性弹性体分会主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七届,其中五届研讨会落地晋江举办。
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热塑性弹性体分会秘书长 田洪池:晋江是中国的鞋都,那我们通过前几届在这边的交流,我们发现有个特点,就是晋江的鞋材实际上完全是可以从跟跑、并跑,实现我们在未来作为鞋材鞋行业规则的制定者这样的一个角色的转变,所以我们就特意把这个会议就永久地放在晋江来做。
紧扣国际新形势下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鞋材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聚焦行业痛点与前沿技术,凝聚共识、协同联动,增强企业内生竞争力,共绘鞋材创新生态升级新蓝图。
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热塑性弹性体分会秘书长 田洪池:我们一直强调是叫科技创新,用科技的制高点带动行业的发展,而不是内卷式的发展。我们通过技术的创新,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让这个行业有更高质量的一个竞争,走出国门跟别人竞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